跳到主要內容
:::
字級設定

1239 納稅義務人與配偶之所得如何選擇分開計算稅額,才是最有利之申報方式?

更新日期:114-03-18

依規定納稅義務人與配偶的薪資或各類所得,可以選擇分開計算稅額由納稅義務人合併報繳,因此有下面的計算稅額方式,另107年度起,營利所得適用股利課稅新制:

1.納稅義務人與配偶綜合所得合併計算。

2.納稅義務人本人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算。

3.納稅義務人配偶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算。

4.納稅義務人本人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算。

5.納稅義務人配偶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算。

因為每一個申報單位的所得資料都不一樣,需要經過計算以後,才能決定那一種方式最有利,說明如下:

以113年度免稅額、扣除額及稅率級距為例(本案採定額減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)

家戶成員
(3口之家)

納稅義務人

配偶

未成年子女

小計

所得結構

營利所得

100萬元

60萬元

0

160萬元

薪資收入

200萬元

150萬元

0

  定額減除薪資所得

  特別扣除額

21.8萬元

21.8萬元

 

 

薪資所得

178.2萬元

128.2萬元

 

 

利息所得

15萬元

10萬元

10萬元

其他所得

40萬元

20萬元

0

綜合所得總額

含股利所得(註一)

333.2萬元

218.2萬元

10萬元

561.4萬元

不含股利所得(註一)

233.2萬元

158.2萬元

10萬元

401.4萬元

免稅額

9.7萬元

9.7萬元

9.7萬元

標準扣除額

26.2萬元

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

 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分開計稅

7萬元

10萬元

10萬元

配偶各類所得分開計稅

15萬元

2萬元

10萬元

註一:全戶薪資所得扣繳稅額為175,000元,利息所得扣繳稅額

   為35,000元,全部扣繳稅額合計210,000元。

 

計稅方式說明如下:

一、股利所得合併計稅

    採股利合併計稅,減除可抵減稅額=(1,000,000+

    600,000)×8.5%=136,000>上限80,000元,故可抵減稅額為80,000元。

(一)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各類所得合併計稅

綜合所得總額

全部免稅額

標準扣除額

 

 

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

基本生活費差額

等於

綜合所得淨額

5,614,000

-

291,000

-

262,000

 

 

-

270,000

-

0

=

4,791,000

綜合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,791,000

×

30%

-

413,700

=

1,023,6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,023,600

-

80,000

-

210,000

=

733,6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二)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分開計稅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

納稅義務人免稅額

 

 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淨額

 

 

1,78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=

1,685,000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1,685,000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189,300

 

 

(綜合所得淨額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淨額)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(4,791,000

-

1,685,000)

×

30%

-

413,700

=

518,100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89,300

+

518,100

=

707,400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707,400

-

80,000

-

210,000

=

417,400

 

 

 

(三)配偶薪資所得分開計稅

配偶薪資所得

配偶免稅額

 

 

等於

配偶薪資所得淨額

 

 

1,28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=

1,185,000

 

 

配偶薪資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1,185,000

×

12%

-

41,300

=

100,900

 

 

(綜合所得淨額

配偶薪資所得淨額)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(4,791,000

-

1,185,000)

×

30%

-

413,700

=

668,100

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00,900

+

668,100

=

769,000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769,000

-

80,000

-

210,000

=

479,000

 

 

 

(四)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分開計稅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

納稅義務人免稅額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(註二)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淨額

 

 

3,33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-

70,000

=

3,165,000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3,165,000

×

30%

-

413,700

=

535,800

 

 

 

 

綜合所得總額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

免稅額(不含納稅義務人免稅額)

扣除額(不含納稅義務人扣除額)

基本生活費差額

等於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5,614,000

-

3,332,000

-

194,000

-

462,000

-

0

=

1,626,000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,626,000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177,500

 

 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所得之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535,800

+

177,500

=

713,3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713,300

-

80,000

-

210,000

=

423,300

 

 

 

 

 

(五)配偶各類所得分開計稅

配偶各類所得

配偶免稅額

 

 

配偶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(註三)

等於

配偶各類所得淨額

 

 

2,18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-

20,000

=

2,065,000

 

 

配偶各類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配偶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2,065,000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265,300

 

 

 

 

綜合所得總額

配偶各類所得

免稅額(不含妻免稅額)

扣除額(不含配偶扣除額)

基本生活費差額

等於

不含配偶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5,614,000

-

2,182,000

-

194,000

-

512,000

-

0

=

2,726,000

不含配偶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配偶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2,726,000

×

30%

-

413,700

=

404,100

 

 

 

 

配偶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配偶各所得之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65,300

+

404,100

=

669,4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669,400

-

80,000

-

210,000

=

379,400

 

 

 

 

 

二、股利所得分開計稅

    採股利所得單一稅率分開計稅應納稅額=(1,000,000+600,000)×28%=448,000元。

(一)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各類所得合併計稅

綜合所得總額

全部免稅額

標準扣除額

 

 

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

基本生活費差額

等於

綜合所得淨額

4,014,000

-

291,000

-

262,000

 

 

-

270,000

-

0

=

3,191,000

綜合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3,191,000

×

30%

-

413,700

=

543,6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應納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543,600

+

448,000

-

210,000

=

781,6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二)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分開計稅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

納稅義務人免稅額

 

 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淨額

 

 

1,78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=

1,685,000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1,685,000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189,300

 

 

 

(綜合所得淨額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淨額)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(3,191,000

-

1,685,000)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153,500

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納稅義務人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89,300

+

153,500

=

342,800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應納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342,800

+

448,000

-

210,000

=

580,800

 

 

 

(三)配偶薪資所得分開計稅

配偶薪資所得

妻免稅額

 

 

等於

配偶薪資所得淨額

 

 

1,28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=

1,185,000

 

 

配偶薪資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1,185,000

×

12%

-

41,300

=

100,900

 

 

 

(綜合所得淨額

配偶薪資所得淨額)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(3,191,000

-

1,185,000)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253,500

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00,900

+

253,500

=

354,400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應納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354,400

+

448,000

-

210,000

=

592,400

 

 

 

(四)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分開計稅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

納稅義務人免稅額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(註二)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淨額

 

 

2,33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-

70,000

=

2,165,000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2,165,000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285,300

 

 

 

 

綜合所得總額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

免稅額(不含納稅義務人免稅額)

扣除額(不含納稅義務人扣除額)

基本生活費差額

等於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4,014,000

-

2,332,000

-

194,000

-

462,000

-

0

=

1,026,000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,026,000

×

12%

-

41,300

=

81,820

 

 

 

 

納稅義務人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納稅義務人各所得之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85,300

+

81,820

=

367,12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應納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367,120

+

448,000

-

210,000

=

605,120

 

 

 

 

註二:納稅義務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=270,000-【分開計算稅額之他方(配偶)利息所得100,000+受扶養親屬(未成年子女)利息所得100,000】=70,000

 

(五)配偶各類所得分開計稅

配偶各類所得

配偶免稅額

 

 

配偶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(註三)

等於

配偶各類所得淨額

 

 

1,582,000

-

97,000

 

 

-

20,000

=

1,465,000

 

 

配偶各類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配偶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,465,000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145,300

 

 

 

 

綜合所得總額

配偶各類所得

免稅額(不含配偶免稅額)

扣除額(不含配偶扣除額)

基本生活費差額

等於

不含配偶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4,014,000

-

1,582,000

-

194,000

-

512,000

-

0

=

1,726,000

不含配偶各類所得之所得淨額

稅率

累進差額

等於

不含配偶各類所得之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1,726,000

×

20%

-

147,700

=

197,500

 

 

 

 

配偶各類所得應納稅額

不含配偶各所得之應納稅額

等於

應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45,300

+

197,500

=

342,8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應納稅額

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應納稅額

全部扣繳稅額

等於

應自行繳納稅額

 

 

 

 

342,800

+

448,000

-

210,000

=

580,800

 

 

 

 

註三:配偶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=270,000-【分開計算稅額之他方(納稅義務人)利息所得150,000+受扶養親屬(未成年子女)利息所得100,000】=20,000

六、結論:本案採一、股利所得合併計稅(五)(配偶)各類所得分開計稅最有利。